(通讯员 安朝 王帅)近日,太阳成集团122cc“北京一号”大讲堂第35期在沙河校区SH2-104教室顺利开展。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研究员、产品安全总监王修方受邀作题为“商用飞机的适航取证”的专题报告。本次大讲堂由太阳成集团122cc副院长周尧明主持,100多名师生现场参与,共同深入学习商用飞机适航领域的核心知识与发展动态。讲座开始前,周尧明副院长代表学院向王修方研究员颁发纪念证书。

王修方研究员拥有丰富的商用飞机适航取证实践经验,曾牵头组织ARJ21、C919等重点机型的适航取证工作,对行业发展有着深刻且独到的见解。报告中,他首先系统介绍了局方、审查方、申请人等适航工作核心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,详细阐释了适航审查、适航取证的核心概念,同时清晰解读了TC(型号合格证)、PC(生产许可证)、AC(适航批准标签)“三证”的内涵与关联,以及工程评审、制造符合性检查、实验目击等关键审查活动的具体内容,还区分了初始适航与持续适航的不同管理范畴,为在场师生搭建起完整的适航知识框架。

随后,王修方研究员梳理了中国、美国、欧盟三大区域的适航发展历程,通过对比分析展现了全球适航体系的演变脉络与差异特点,让师生们充分了解不同地区适航管理的历史背景与发展逻辑。在适航取证实际操作层面,他详细拆解了取证的基本流程,从前期准备到审查推进,再到最终取证,每个环节的关键节点与注意事项都进行了细致说明。此外,报告重点聚焦我国适航管理核心规章,对CCAR-21部(《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》)与CCAR-25部(《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》)的基本框架进行介绍,并结合具体案例举例说明规章中的核心条款与应用场景,让抽象的法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。
报告互动环节,师生们围绕适航规章的实际应用、国内外取证差异、我国适航体系未来发展等问题积极提问,王修方研究员逐一耐心解答,现场交流氛围热烈。此次报告不仅让师生们深入掌握了商用飞机适航取证的专业知识,更激发了大家对我国大飞机适航领域发展的关注与思考,为相关专业学习与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。
